X

智慧水务管理平台

发布日期:2025-07-30 浏览次数:37

一、产品概述

智慧水务平台通过在线监测设备实时感知供排水系统运行状态,实现闸泵站、水厂的远程监测与智能调控;以可视化方式整合水务管理部门与供排水设施,构建“水务物联网”,对海量水务信息进行实时分析处理,生成智慧决策建议辅助管理;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构建“四个一”运营管理体系,整合水务生产、销售、服务、管理全环节,以精细化、动态化模式优化水务系统全流程,提升整体智慧化水平。


二、系统架构


智慧水务平台以信息化安全体系与保障体系为基础支撑,构建多层级架构。信息基础建设涵盖实体环境、计算存储设施、传输网络及立体感知,采集水质、水量等数据。智慧支撑平台依托大数据中心,经数据标准化流转、整合等处理,借应用支撑服务助力应用层运作。应用层包含智慧管理、决策、支撑模块,覆盖水厂运营、管网管理等业务,最终通过展示层的大屏综合展示、管理平台及手机移动端,实现智慧水务全流程管控与高效服务,为供水业务数字化、智能化运营提供全面解决方案。


三、产品功能

1、智慧供水一张图:

智慧供水一张图整合水源地、水厂、管网、二供等多维度数据,基于GIS地图叠加人饮水业务信息。采集水源、水厂、管网、二供水泵及用电关键数据,集成告警、工单列表模块,全景呈现供水流程,实现全环节实时监控与业务协同,为供水智慧化管理、决策提供直观高效的可视化支撑。


2、水厂运营管控系统:

水厂运营管控系统构建可视化“管理驾驶舱”,以流程图呈现生产全流程,集成多维度数据看板,实时监测各节点状态。涵盖安全生产、调度、运营、方案管理等功能,覆盖生产、能耗、水质、设备全要素,助力管理者一屏掌握动态,实现可视化、精细化管控。


3、供水管网管理系统:

以管网GIS管理为空间载体,直观呈现管线地理分布与设备信息;借数据维护管理保障基础数据精准、动态更新;依靠管网监测分析实时捕捉管网运行状态,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撑;通过二次供水管理规范二次供水环节,保障供水质量与压力;以基础信息台账管理统筹管网全要素基础信息,实现管网全生命周期数字化、精细化管控,助力供水业务高效运营。


4、产销差及漏损系统:

以分区管理为基础,划分供水区域实现精准管控。通过分区监控,实时掌握各区域水量、压力等运行数据。借助智能预警,对异常数据及时告警,结合夜间最小流量分析,精准定位漏损风险。统计报表功能梳理数据,水损平衡分析挖掘漏损规律,基础信息管理保障数据准确,多模块协同助力降低产销差、管控漏损。


5、抢险维修系统:

围绕供水抢险维修业务,构建全流程管理体系。以停水分析管理为起点,精准研判停水影响;借巡查人员管理,统筹人力调度;通过巡查任务管理,派发并跟踪工单;依托巡查记录,留存过程数据;以巡查考核管理,规范工作标准;最终经事件工单流转,实现抢险维修业务闭环,高效响应供水设施故障,保障供水稳定。


四、平台特色

四个一”创新架构:“四个一”体系构建水务数字化转型的完整框架,从基础设施到业务应用形成闭环。

全业务系统集成:依托统一数据中心,横向整合业务流程,纵向贯通部门职责,搭建多类信息系统提升管理水平。


五、技术特点

以“互联网+水务”与城乡公供水一体化为设计理念,构建科学化运营管理的“智能管控、智慧决策、随需应变”的统一的信息化服务平台,在统一的安全服务和运行维护保障支撑下,建设统一水务信息资源服务,可扩展的应用服务集成开发平台,以及基于GIS的大数据可视化管理系统平台,可实现生产运行远程调度、智能管控和智慧决策。

“一个网络、一个平台、一个中心、一个窗口”的“四个一”运营管理体系结构,使水的生产、销售、服务和管理各个环节得到有效整合,并在计算机技术、数字技术、网络通信技术、物联网技术和云计算技术的高科技环境和知识化指导下完成“智慧化水务”的建设。

1、一个网络:打造信息整合的物理基础;

2、一个平台:建设内部通畅交互的纽带;

3、一个中心:加强对水商品化过程效能的管控;

4、一个窗口:加强对外服务;

5、数据交换标准:建立系统数据交互标准。


六、典型案例

1、霍山县城乡供水一体化智慧供水平台


相关产品推荐